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动态 > 行业资讯 > 医疗器械行业推行“管代”制度是否真的大利好?

医疗器械行业推行“管代”制度是否真的大利好?

  • 来源:网络
  • 发布日期:2016.04.20
  • 作者:ada

     4月5日,继广东、福建、上海、湖南、湖北之后,北京市药监局发布《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者代表管理制度》征求意见。北京成第6个推行械企“管代”制度的省份。

  从这六省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管理者代表管理制度分析看来,制度主要涵盖以下三个方面:1.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者代表的要求;2.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者代表的职责义务;3.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者及企业的责罚。

  从要求方面看:在广东、福建、上海、湖南、湖北、北京等管代制度都明确规定“医疗器械生产管理者代表是指具有相应专业技术资格和工作经验,经企业负责人授权,全面负责医疗器械生产质量的高级管理人员”、“担任管理者代表应当具备条件之一:企业副总经理以上高级管理人员”等。

  这其中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就是管理人必须是企业的在职人员。对于企业来说管代制度的实施是由“事后监管”向“事前预防”的一大改进举措,这有助于监管部门的监管,同时也有助企业降低管理成本。

  从管理者职责义务层面来看: 最基本的原则就是管理者代表应树立医疗器械质量意识和责任意识,以实事求是、坚持原则的态度,在履行相关职责时把公众利益放在首位,以保证本企业生产的医疗器械的安全、有效为最高准则。这样管代制度就有利于提高企业人员的素质,并且明确管代职责,有助于企业提高质量管理意识,保障合格的产品上市使用。

  最后,代管制度对管理者和企业的相关责罚制度:管理者代表不履行法定职责、玩忽职守、失职渎职,造成以下情形之一的,应当依法依规追究管理者代表的工作责任;情节严重的,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给予公开曝光。必要时对生产企业进行通报批评,或列入医疗器械“黑名单”。管代制度的实施,明确责任追究,有助于增强企业责任主体意识。

  综上所述,械企要遵守法规要求,不断完善自身的管理方式,医疗器械管代制度的推行是利大于弊的。很多行业标准都与企业的产品技术息息相关,与专利相似,行业标准也往往被企业拿来做市场竞争的重要手段,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通过制定行业标准,为竞争对手进入市场的设置了门槛,提高了市场的准入条件,从而为自己获得更有利的竞争环境。

欢迎关注英克康健

1、凡英克康健转载的文章,均出自其它媒体,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2、转载的文章仅代表原创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本站对该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

3、如本站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尽快处理。

  • 英克渠道合作

    400-6869-690 (9:00 - 18:00)
  • 英克售后咨询

    400-6869-690 (9:00 - 18:00)
欢迎关注英克康健
免费试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