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头戏”,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正在被高层寄予厚望。
“税制改革总的比我们原来预计稍微慢了一点,去年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讲到力争完成营改增,去年没有力争到。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克强总理已经宣布5月1日全面实施营改增,给了我们时间表,没有“力争”两个字了,也就是说这是任务鞭策。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表示,适度扩大财政赤字,主要用于减税降费,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
全面实施营改增,从5月1日起,将试点范围扩大到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业、生活服务业,并将所有企业新增不动产所含增值税纳入抵扣范围,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而在查阅《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时发现,健康服务业(医药产业)也位列其中。这也就意味着,医药产业也能享受到此次政府进行“营改增”的政策红利。
有预测称,已纳入2016年“营改增”行业的减税规模将接近600亿。尽管具体政策仍未出台,但相关的医药企业可先未雨绸缪早做准备,待政策出台后再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造。
说了这么半天,不少人不禁要问“营改增”到底能给医药企业带来哪些好处?
减成本
“营改增”最大的特点就是减少重复纳税,可以促使社会形成更好的良性循环,有利于企业降低税负。
首先是服务业企业登记成为一般纳税人后,可以抵扣购买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的相关进项。
其次是制造业企业,货物批发和零售企业能抵扣接受服务的相关进项。
医药企业原来通常会产生的营业税成本,现在营改增后可能不会发生任何实际的增值税成本。
尽管改征增值税后,医药企业能够抵扣外购产品与服务所含税款,起到减税作用,但是要提醒各位的是,对于各家企业采购不同的产品与服务,因此减税程度也有较大差异。
“企业税收负担的最终变化情况,取决于减税效应和增税效应两者叠加在一起所产生的净效应。”
增业务
一般纳税人能够独立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客户为了实现进项税额的抵扣会更加愿意购买医药企业的产品或服务,医药企业也可以因此获得稳定的客户,分享增值税带来的业务新机遇。
与此同时,医药企业在成为增值税纳税人后,集团内部企业之间的关联交易将不再重复缴纳营业税,公司购买的外包服务等也可以纳入进项抵扣,有利于企业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分工协作,有利于企业向更高目标发展。
但不可否认的是,在执行“营改增”之后,医药行业的的竞争会越发激烈,行业将迎来新一轮整合,优质企业可以顺势而起,落后企业会因此而被抛弃,达到提成整个行业集中度的目的。
同税票
作为政府高度管控的行业之一,医药企业在经营中需要交纳各种税负,而且税率还不能完全统一,使得医药行业发展一直步履维艰。
在实施“营改增”之后,将全面打通增值税抵扣链条,在行业间保障抵扣链条的完整性,隐瞒交易造成的偷漏税行为会相应减少,客观上提高了政府税收征管能力。
而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不仅是减少了重复收税的现象,还能实现一体化、网络化经营的需要,统一票证将将平衡集团内税收负担,有利于促进医药企业向集团化方向发展。
全面实施营改增是今年的硬任务,营改增将有利于支持服务业的发展和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作为一项结构性减税举措,如何让企业理解好、运用好即将全面推开的营改增政策,关系到改革效果能否最大程度地显现。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确保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但在实际情况中,会有个别企业的税负不降反升。因此,要通过进一步的宣传解释工作,让企业真正理解这项改革,从而利用好政策并从中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