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政策的辅助加上两会的大力支持,促使了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随着飞检常态化。研究制定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飞行检查管理办法,提高飞行检查比重,医疗器械行业的越来越热度化,政府也越来越关注到这块,包括医药政策的实施到位,都正在逐步的完善化,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促成了医疗器械行业的蓬勃发展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总结医疗器械的成长历程。
1、老龄化 保健需求提升
据国家统计局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14年年末我国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21242万人,占总人口比重为15.5%;65周岁及以上人口数为13755万人,占比10.1%,首次突破10%。我国已步入老龄化社会(当一个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10%,或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龄化社会),且趋势仍在加剧,预计2025年我国60岁以上的人口将超过3亿。
老年人口比例的上升,以及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将拉动医疗资源的需求不断攀升,特别是对于治疗型医疗设备的需求,医保覆盖和报销比例的提升也将进一步提供需求保障。
2、基层医疗机构需求放量
(1)存量需求:截至2014年11月底,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92.2万个,其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3.4万个,乡镇卫生院3.7万个,村室64.9万个,诊所(医务室)19.0万个。根据新医改的相关方案,卫生部会同国家发改委将投资1000亿元,支持建设全国约2000所县医院、5000所中心卫生院和2400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并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的装备配置开展医疗器械集中采购工作。在性价比优势和政策导向下基层医疗机构倾向于优先采购国产医疗器械。
(2)增量需求:随着国家率先在基层医疗机构实现药品零加成,提高基层就诊报销比例等措施的出台,基层医疗机构的就诊人次逐步提高。另外《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及,我国将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健全网络化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运行机制以及完善合理分级诊疗模式。我们预计未来基层就诊人次将逐年加速增长,从而带动基层对于医疗设备的采购需求。
3、民营医疗机构扩容
国务院“十二五”医改规划中提到,到2015年非公立医疗机构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要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民营医疗的扩张对医疗器械的需求将进一步促进行业发展。
小编认为:对于快速蓬勃发展的医疗器械行业,我们目前应该做到加强综合监管能力建设,不断夯实监管基础,提升基层监管人员能力,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优化工作程序,创新服务手段,助推产业发展!这样我们的行业才能发展的越来越好,在符合监管的领头下,积极开拓创新,让我们的医疗器械行业取得一定的国际地位,可以屹立不倒!